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欧美情侣性视频,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國資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國資動態>

中國火箭公司或在2020年上市 總裁稱估值將超spaceX 時間: 2016-10-21 14:23:25

“坐長征火箭20萬美元游太空”“推出太空專車、太空順風車、太空班車等發射服務計劃”……
 

當這些語句在新聞中出現時,人們發現:曾經頗顯神秘的中國航天業,已悄然轉變“畫風”。而這背后,是中國航天商業化的大幕開啟。雖然讓公眾興奮的太空游還略顯遙遠,但作為交通工具的長征火箭其實已開始“專車”服務(指發射衛星等)。


與19日戰略發布會上的宏偉計劃相比,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火箭公司)位于一間普通寫字樓的辦公室頗顯樸實。沒有過多國企做派和軍工的神秘,也還沒有互聯網企業足夠的簡明高效,但這家企業已經站上中國航天商業化的時代“風口”。


“對標SpaceX(一家美國太空運輸公司)只是近期目標。”對馬斯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和SpaceX頗為贊賞的中國火箭公司總裁韓慶平顯得信心十足。10月20日下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韓慶平透露,中國火箭公司將成為國內航空商業化大平臺,背靠強大的中國航天基礎競爭力明顯,將逐步注入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資產證券化也是目標之一,預計2020年在主板上市。


在韓慶平的描繪中,中國火箭公司的布局并不止于目前披露的商業發射服務、亞軌道飛行體驗、空間資源利用三大業務板塊。但被韓慶平反復強調的是,不能用搞國家重點工程的思路去搞商業航天。”


對于未來的戰略投資引入,韓慶平透露,愿意投資的企業很多,但公司更看重投資者的業務、技術和市場支持。“互聯網企業能有市場支持,我們很歡迎。”在他看來,中國火箭公司的空天通信網布局對互聯網大咖也頗具吸引力。


載人游太空約10年后實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簡稱NBD):“20萬美元游太空計劃”大概何時可實現?


韓慶平:目前方案論證階段基本完成,關鍵技術在別的型號也有所突破,現在正在尋求更多的資本,加大項目的投入力度,預計要在2019年能夠做到樣機的演示驗證,再過兩年進行商業飛行,真正的實現載人上天大概要十年左右。


NBD:20萬美元的價格是怎么測算的?


韓慶平:這個價格目前沒有完全確定,國際上美國、英國的相關公司的計劃也是20萬美元左右。想要達成一種能讓大眾消費的東西,價格制定不能太高昂,要在可承受范圍內。


而實現亞軌道飛行體驗,需可靠性更高,重復使用的次數更多。目前,我們經過分析,重復使用60次沒有問題,倘若能做到100次,價格還下降空間,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得到體驗。


NBD:商業化的關鍵問題是不斷降低成本,在這方面中國火箭公司有何規劃?


韓慶平:目前成本還是比較高,這和管理體制、運作模式有關系。軍工企業內部的創新和研發都是相對封閉的狀態,且內部有非常詳細和明確的分工,缺乏市場競爭的要求。下一步想要降低成本,就要打破傳統的模式,按照商業規則運作。


例如在某些環節上,要對外合作,遵循開放共享的理念,也有引入民營企業的可能,如今國家也在鼓勵軍民融合,因而航天也對民營經濟中的研發成果、技術創新、成熟資本抱著開放的心態。


SpaceX商業模式值得學習


NBD:目前,最為外界熟知的商業航天公司是SpaceX,您如何看待這家公司的崛起?


韓慶平:SpaceX公司從誕生起就是一個商業公司,靠著3億美元起家,用13年的時間在飛船、火箭等航天方面布局,目前又開始做回收,整體而言都是在做市場化的運作,自身也善于宣傳和營銷。NASA航天計劃和SpaceX公司很契合,SpaceX公司也趕上了成熟的時機。


SpaceX公司從3億美元走到今天,其商業模式是值得學習的。


NBD:您認為中國火箭公司與SpaceX相比有何優勢?


韓慶平:中國火箭公司推出面向商業市場的空間發射服務,并提供從搭載發射到衛星組網的全套系統解決方案,是將商業航天提到了戰略層面進行運作。中國航天60年的沉淀基礎,底子在這里,肯定遠遠超過(SpaceX公司)。

 

馬斯克的事業很多,資金上有捉襟見肘的感覺,而中國的資本力量更強大。火箭的可靠性“0”和“1”的問題,相對而言,目前SpaceX公司最近的事故使其可靠性受到質疑,而我們的可靠性是全球公認。
 

此外,SpaceX公司只有“獵鷹”兩個型號,中國火箭擁有十幾款的都在這里,重量從幾百公斤到二十噸,型組非常完善的。


計劃2020年主板上市


NBD:在商業化的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要求和具體方向是怎樣的?


韓慶平:19日,我們引入了兩個公司,一個是我們集團的公司,還是一個是北京市屬國有企業。


在不同的的項目中,我們可能也會相應的引入民營資本,比如以后從太空旅游引入就不錯;單純考慮火箭的話,資本量可能比較大,民營資本進來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尚不清楚。


愿意給我們投資的很多,單純從資金上講,我們是不缺錢的。我們看重能不能在業務、技術、市場上帶來支撐。


NBD:是否考慮引入互聯網巨頭企業?


韓慶平:像是“阿里”、騰訊(這類互聯網平臺)愿意和我們合作的話,我們也歡迎,當然大家需要有共識,相信空天通信網組織起來他們會感興趣。這個和互聯網結合很緊密,可以說是“天網地網”結合,對于互聯網大咖肯定也是很有吸引力。


NBD:未來是否考慮上市?目前有上市時間表嗎?


韓慶平:我們未來肯定要做成上市公司,打造這個平臺,其中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我們的火箭資產證券化率。我們集團也提出到2020年資產證券化率45%,這還有很大的空間。中國火箭公司計劃在2020年在國內主板上市,今后的3年的時間完成準備工作。


NBD:未來估值會超過spaceX?


韓慶平:只能算是個近期目標,遠期看的話,我們體量更大。


借鑒互聯網模式開放共享


NBD:中國火箭公司的商業運營戰略是怎樣的?商業航天與共享經濟、互聯網模式的結合點在哪?


韓慶平:首先我們要把火箭的基礎夯實,再往高端技術發展,提升到衛星的組網、應用,再向媒體、電信,人們的生活消費不斷延伸,提供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這才是一種共享經濟的體現。


商業航天的共享經濟不局限于互聯網,商業航空要有開放共享的理念。


不過,不論開放共享到哪種程度,火箭的是航天最基礎的產業,火箭的優勢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NBD:太空班車、太空專車的概念也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探索嗎?


韓慶平:也算是,這個探索很有意義的。太空班車是做發射的標準化,也是在商業化。火箭也是一個運輸工具,“太空專車”這類概念確實反響還不錯。


NBD:對于互聯網思維的借鑒還有其他方向嗎?


韓慶平:現在有互聯網+,我們也是提出航天+。航天不是神秘的,我的能力向社會開放,航天投入帶動其他產業的產出,實現航天+。航天的美譽度、可靠度高,很多方面都愿意合作,形成航天+可能性很大。


NBD:和國內做衛星或航天的企業會有相關合作嗎?


韓慶平:有可能,目前國內做航天的很多,中科院和很多大學也在做,我們下一步的計劃,除了火箭運輸,衛星制造和應用也在不斷推動。在衛星運營的角度,我們現在正在探討,要做一個衛星組網計劃,通信、導航、遙感衛星和手機結合起來,這樣手機也能收到衛星信號,實現大眾消費。


商業化后將如何盈利?


NBD:目前航天商業化的盈利模式明確嗎?


韓慶平:根據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形成的火箭發射報價是有利潤的。我們的系統集成項目也是一個盈利點。盈利方向主要在火箭、系統集成、終端設備的制造、衛星通信和導航。


NBD:在商業化的過程中,中國火箭公司如何考慮企業的盈利性?


韓慶平:盈利模式必須考慮,商業航天在發展的過程中,國家財政補貼少,更多靠自身的發展,此次提出的20萬美元也是一種追求目標,能夠達到略微的盈利。


NBD:對于中國火箭公司而言,未來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韓慶平:可能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設計對我們很重要。以前航天大部分是在國家計劃經濟狀態下發展,管理人員對市場不完全熟悉,以前也有嘗試,但是遠遠不夠。互聯網創新的商業模式,例如滴滴出行,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
 

關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