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欧美情侣性视频,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國資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國資動態>

加強董事會建設是完善國企體制的關鍵 時間: 2017-06-28 13:02:03

6月26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會議強調,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要以推進董事會建設為重點,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權利和責任對等。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改革面臨兩大問題:國有企業的治理問題以及體制機制問題。這些問題在過去二十多年里從來都是國企改革的目標,但進展緩慢,導致國企的弊病長期無法消除,隨著宏觀經濟周期的波動,國企改革的緊迫性會周而復始地出現。


國企治理的難題在于所有人缺位以及董事會虛置。因此,國企改革需要在股份制和公司制改革完成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治理結構改革,包括規范董事長、總經理的行權行為,真正解決董事會虛設的問題,依法落實董事會應有責任。這有利于建立健全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與此同時,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利用產權多樣化來規范董事會建設,也會進一步推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幾年,中國政府努力推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以及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希望系統性地完成國企改革,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


在今年5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提出,2017年年底前,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就是為了完成這一目標而制定的方案。事實上,截至2016年年底,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2%。此外,省級國資委監管企業改制面已超過90%。


《意見》中還提出,到2020年,國有獨資、全資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等目標任務;從理順出資人職責、加強董事會建設、激發經理層活力、完善監督機制、堅持黨的領導等五個方面規范了各個治理主體的權利和責任。


加強董事會建設是關鍵,在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開展落實中央企業董事會職權試點工作的意見》規定,國資委將把中長期發展決策權、經理層成員選聘權、經理層成員業績考核權、經理層成員薪酬管理權、職工工資分配管理權、重大財務事項管理權等6項權利授予企業董事會。


截至目前,建設規范董事會的中央企業達到85家,外部董事人才庫增加到389人,專職外部董事增加到26人。下一步,要實現國有獨資、全資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國有控股企業實行外部董事派出制度,完成外派監事會改革。


除了董事會權責不清之外,目前國企內部管理方面也有職責不清、約束不夠、缺乏制衡的問題,《意見》也明確提出,建立規范的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對經理層成員實行與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與經營業績相掛鉤的差異化薪酬分配制度,國有獨資公司經理層逐步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有序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逐步擴大職業經理人隊伍,有序實行市場化薪酬。此外,在加強國企黨組織建設的同時,要求建立黨組織與公司經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


國企改革正在進入一個攻堅期,股份制、公司制以及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如果能夠系統性推進和落實,將會最終成功實現國企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自改革開放以來,國企改革一直在進行,始終處于改革事業的核心位置,但也是最難啃的骨頭。現在,中國正在擺脫舊的發展模式,進行艱難的轉型,轉型能否順利與成功,國企改革是一個重要的標志。因此,在轉型期的國企改革已經不能繼續拖延,應該抓住目前環境倒逼的改革窗口期,以及趁勢而上的氣魄,盡快完成國企改革的歷史重任。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