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增長由高速步入中高速的換擋期,中央企業增速凸顯良好表現,這是中央企業積極推進改革、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優化體制機制的結果。
近年來,中央企業依靠戰略引領,深耕主業,發展實體經濟。每家中央企業都已核定主業并將其作為明確的戰略方向,經過不懈努力,主業在做強做大,從而有力地支撐了中央企業的規模擴張、質量發展、效益提升。
在深化改革方面,中央企業大力推進各項改革試點,推動企業加快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激發了企業的內在動力,增強了企業的活力,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重視重組整合,彰顯資源優化配置效應。國資委已先后完成20組38家企業重組,中央企業數量降到96家。無論是“橫向合并”強化規模效應、“縱向聯合”實現優勢互補,還是“專業化整合”進行資源再配置,都使資產質量提高,實現了集團發展的協同效益。
在提高供給能力和發展質量方面,近年來,中央企業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壓減法人單位,壓縮管理層級,去產能、去庫存、“處僵治困”,實現了“瘦身健體”,提高了資產質量。同時,注重科技創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取得了大量的創新成果,僅在2017年,獲得國家科技獎勵83項,占全國獎項的35.2%。科技創新有力提高了央企效益和發展質量。
另外,央企重視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穩妥推進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截至6月底,中央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或者簽訂移交協議已達到94%,實現預期目標。
未來,中央企業要錨定提高效益、增進效率、打造核心能力這三個坐標,同時著力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重視研發創新以及推動央企之間、內部的重組整合三個方面,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