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欧美情侣性视频,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行業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行業動態>

粵閩津自貿區呼之欲出 上海跨境投融資便利政策擴散 時間: 2015-03-23 16:37:41

3月17日,廣東、天津、福建三個新設自貿區的總體方案以及上海自貿區深化改革方案均已報送國務院。毫無疑問,三大自貿區的啟動將為中國企業跨境并購及境外融資提供便利的新通道,而上海自貿區也將繼續利用其先試先行的優勢在跨境投融資優惠政策方面領跑全國。

自上海自貿區成立以來,跨境投資備案制的實行及境外本外幣融資的啟動,從很大程度上助力上海自貿區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窗口。與此同時,個人境外投資的進一步放開意味著上海自貿區在資本項下自由兌換的改革正逐步深入。

近日,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院長趙曉(財苑)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務院曾明確表示,涉及到國際金融中心的東西只在上海做。因此,我分析關于國際金融的政策上海還會走在前面。”

外投備案制便利中企跨境并購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

在自貿區成立前,企業跨境并購需要在包括發改委、商務部及外匯管理局在內的多個部門辦理對外投資審批登記,而國企還需先經過國資委,整個流程通常耗時半年之久。

上海自貿區成立后,區內企業對外投資實行備案制,企業只需在管委會遞交申請材料,發改委和商委的職能均在管委會內部進行流轉,整個流程縮短至5個工作日。而企業在7天左右即可拿到“企業境外投資證書”,隨即可直接通過銀行備案結匯匯出資金,時間成本大幅降低。

2014年3月,上海現代設計集團通過自貿區跨境并購美國威爾遜室內設計公司,從而成為自貿區內企業跨境并購的首例——從遞交材料到資金匯出用時僅一星期。

基于跨境并購投融資方面的便利性,2014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及外管局陸續出臺政策,簡政放權,對外投資除非涉及敏感國家及地區、敏感行業需國務院主管部門核準,其余不論金額,一律采取備案制。

開放境外融資降低中企融資成本

今年2月,央行上海總部發布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境外融資與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在上海率先全面放開本、外幣境外融資。

企業通過上海自貿區進行境外融資,首先需在自貿區內注冊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為企業跨境投融資帶來極大程度的便利。

上海自貿區研究協調中心秘書長徐明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FT賬戶可以用于在國際市場上融資,錢可以進入FT賬戶,FT賬戶使用相對來說比較便利。不用FT賬戶的話資金進出國境還是有跨境監管,相對來說比較嚴格。另外,FT賬戶還在進一步往前推,將來外匯也可以進來,而且賬戶里的外匯和人民幣會先行一步可自由兌換。”

2月13日,在工行上海市分行和新加坡分行的聯動下,中海油輪運輸有限公司成功獲得了1000萬美元外匯流動資金貸款,成為上海自貿區內企業的外幣境外融資業務首單。該筆1000萬美元的貸款融資成本尚未超過2%,而目前企業人民幣融資成本也至少在5%以上。

面對上海的成功經驗,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區緊隨上海自貿區步伐,決定于今年3月允許區內企業跨境外幣融資。

3月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印發《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外債宏觀審慎管理試點實施細則》。細則公布三天后,前海怡亞通 、首創環境、五礦供應鏈、華訊方舟等4家試點企業與工、農、中、招商、中信五大銀行合作,辦理了首批外債試點業務,簽約金額共1.3億美元。

在談到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區與上海自貿區在融資政策上的不同時,趙曉雷說:“二者各有特點,但總的來說,上海自貿區在跨境融資監管方面對風險控制得更為嚴格,而前海只能進行企業短期流動資金的融資,不能做長期融資。”

雖然前海境外融資政策晚于上海發布,但不論從資金使用期限還是從資金具體用途來看,前海政策的開放程度并未超越上海,反而略低于上海自貿區境外融資政策的開放程度。

上海將推金融“新51條”試點個人境外投資

3月14日,上海市金融服務辦主任鄭楊表示,正在制定上海自貿區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聯動的方案,內容約在51條。其中特別提到,自貿區將啟動個人境外投資試點。

趙曉雷認為,個人資本項下的賬戶今年肯定會開通,但必須符合開FT賬戶的要求。他稱,對外投資今后除了對外直接融資,還可以打通資本項下可兌換,而這也是中國對外投資的一個大突破。

徐明棋則認為:個人跨境投資除了直接投資,還可對證券等其他金融資產進行投資。具體操作細則可能會包括:給企業的錢進出會有更大的自由度、適用范圍更加放寬、可以自由對海外各類經營資產進行投資等。

三大自貿區蓄勢待發

中資跨境投融資增添新渠道

面對上海自貿區在跨境投融資領域的成功經驗,據報道稱廣東、福建、天津三大自貿區均將對境外投資項目實行備案管理、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及外匯管理制度改革。而三大自貿區在創新及改革力度方面是否會超越上海現有模式,則成為被廣泛關注的焦點。

普華永道中國戰略咨詢業務總監紀綱3月20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三大自貿區在跨境投融資政策上與上海不會有多大區別,因為上海是全國綜合試點,同時是國際金融中心定位。廣東會努力看齊上海,但突破上海有難度,可能會在粵港澳一體化、區域融資政策方面會有較大突破。

徐明棋也表示,在上海自貿區的試驗基礎之上,各地會根據自身特點做出調整。

“比如,福建面對臺灣地區的開放措施可能更大一些,而廣東對港澳的開放程度可能更大一些。但基本做法可能還是與上海相類似,不會一下子全部放開,還是會逐步往前推進。”徐明棋說。

從深圳前海出臺的境外外幣融資政策可以看出,雖然深圳政策的出臺時間要晚于上海,但政策的革新力度卻要弱于上海自貿區。這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其他三大自貿區很難在跨境投融資政策的創新性及開放力度上超越上海自貿區。不過,上海自貿區的現行政策會不斷在三大自貿區得到推廣普及,而三大自貿區開放程度的不斷跟進,也可能倒逼上海自貿區在資本項兌換及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做出更大程度的變革。

從地理覆蓋來看,隨著自貿區的普及,更多企業將可被囊括進自貿區體系,從而使便利的自貿區跨境投融資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