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欧美情侣性视频,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行業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行業動態>

中國巨石再出發錨定智能制造 時間: 2019-04-23 12:58:57
中國巨石的愿景是,到2022年末,公司將繼續保持粗紗規模全球第一,實現細紗規模全球第一,實現技術與裝備技術持續全球領先,企業競爭力全面增強,行業領導地位全面鞏固,民族工業地位全面體現,最終實現由大到強大的轉變,由強大到偉大的跨越。

  
從生產規模不足200噸的作坊式小廠,到擁有世界五分之一市場份額的全球最大玻纖制造商,中國巨石書寫了一個夾雜著混改、創新、出海等多重元素的“中國故事”。

4月22日,以“逐夢奮進再出發”為主題,中國巨石迎來了上市20周年慶典。當天,公司智能制造基地年產15萬噸玻璃纖維、2億米電子布生產線宣布正式投產,意味著中國巨石第四次創業征程已經“再出發”。慶典上,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說,“混改是個好東西,巨石很會‘混’。”

巨石的“大”有目共睹。但在中國巨石總裁張毓強的眼里,巨石要從“大”到“強大”再到“偉大”的跨越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5年,將再造一個智能制造的巨石,實現高質量發展。”

  20年描畫“巨石曲線”

中國巨石的增長曲線令人驚艷。1999年至2018年間,中國巨石總資產增長了28倍,年復合增長率達39.4%;營業收入增長了27倍,年復合增長率達39.1%;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48.57%。

玻纖的原料是礦石,這是“巨石”兩字的內涵之一。目前,中國巨石的玻纖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環保、交通、電氣等領域,產品達6萬多種。截至2018年底,中國巨石總資產超300億元,年均增長18.08%;玻纖產能規模居世界第一,年均增長21.98%。巨石一天生產的粗紗可繞地球202圈,生產的細紗可繞地球110圈。

“對外堅不可摧,對內熔煉自己。”中國巨石總裁、深耕玻纖產業40多年的張毓強曾向上證報記者解釋“巨石”的另一重含義。

回首中國巨石的成長史,“熔煉自己”的關鍵一步是混改。1999年,中國建材和民企振石集團合資設立中國化建(中國巨石的前身)在上交所上市。這一步,對巨石乃至中國玻纖工業的發展來說生死攸關。

時間拉回1997年,巨石面臨內憂外患,資金瓶頸成為巨石發展的掣肘,巨石感覺后勁不足。

創始人張毓強明白,企業要想前進必須有巨額資金支持。他說,當時巨石面臨兩個選擇,一是與國外玻纖巨頭設立合資公司;二是與主動找上門的中國建材合作。最終,張毓強選擇與央企聯姻振興民族工業,聯手將“中國化建”(“中國巨石”前簡稱)“送入”A股市場。利用上市融資,巨石建成當時國內最大的1.6萬噸無堿池窯生產線,躋身國內第一方陣的行列。

2007年,中國巨石核心子公司巨石集團引入戰略投資者聯想弘毅,獲得7500萬美元用于投建年產12萬噸無堿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項目。2008年7月,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年產60萬噸玻纖生產基地在桐鄉建成,巨石坐上了世界玻纖頭把交椅。

利用資本平臺,中國巨石又收購了巨石集團剩余49%股權,2015年底定增募集資金48億元。在資本助力下,公司完成了整廠搬遷、全球營銷網絡建設、產能規模擴張、國際化布局、智能制造等一個個大手筆。

20年后的慶典論壇上,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和巨石創始人張毓強對這段姻緣感慨良多。宋志平表示,雙方因“發展”走到一起,一路見證巨石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玻纖企業,并從實踐中摸索出了一條混改的道路,“這是一開始沒有想到的”。張毓強強調的是巨石的“單純”,“不是我們比別人聰明,而是我們把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玻纖產業上。”

登陸資本市場20年,中國巨石的增長曲線令人驚艷。1999年至2018年間,中國巨石總資產增長了28倍,年復合增長率達39.4%;營業收入增長了27倍,年復合增長率達39.1%;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48.57%。

  混合制改革的“巨石模式”

巨石探索出了均衡股權結構下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目前,中國巨石董事會擁有9名成員,其中4名來自中國建材,2名來自張毓強旗下的振石集團,另有3名獨立董事,均是戰略、財務、管理方面的專家。

中國巨石邁向全球,光有錢是不夠的。中國巨石的活力源泉,來自一系列體制機制的創新。

在“央企市營”的平臺上,中國巨石充分利用央企的規范管理、規模優勢、技術實力,以及民企的靈活性、激勵機制、企業家精神,兩者相互融合,取長補短。

用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的話說是:“央企實力+民企活力=企業競爭力”。“混改是個好東西。”宋志平說,“巨石很會‘混’,雙方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系列創新的機制、方法。”

中國巨石相關負責人表示,巨石探索出了均衡股權結構下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目前,中國巨石董事會擁有9名成員,其中4名來自中國建材,2名來自張毓強旗下的振石集團,另有3名獨立董事,均是戰略、財務、管理方面的專家。“在這種董事會構成下,任何一方股東都不能獨斷專行。任何重大事項均需在各方充分協調溝通的基礎上進行決策,從而保證公司的重大決策科學合理,共同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大股東中國建材,主要關注投資、布局、財務和合規經營等重大事項,不過多干涉日常的經營管理。每一個重大的議題都會經過多輪的討論和醞釀,董事會成員之間提前進行務虛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后,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相應提交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各位董事獨立發表意見。

“投資企業,是在尋找企業家。”宋志平強調,巨石的成功,與優秀的掌舵人密不可分。這么多年來,中國巨石一直由總裁張毓強掌舵,他還兼任巨石集團的董事長兼CEO。這位熱愛跑步的企業家,早已“熔煉”為巨石核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帶著民企的活力“基因”,中國巨石較早建立了競聘上崗的人才選拔機制及多層次的經濟責任制考核體系等。

科技創新方面,巨石開展全方位創新、全角度創新和全員參與創新的“全面創新”管理體系,使得“創新無處不在、創新無處不有、創新人人可及、創新人人有責”。公司牢牢掌握了玻璃配方、產品研發、工藝裝備等核心技術,建立和完善了研發管理、獎勵激勵等制度。中國巨石已構筑了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戰略規劃、動力保障、科研開放、知識共享、高效組織5大系統為支撐,成果轉化等15項機制為手段的“1.5.15”創新體系,建立了20多項制度來保障創新體系的運行。

2018年報顯示,公司研發投入2.89億元,同比增加14.27%;研發人員有1200多名,占總員工數的11%以上。目前,中國巨石建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CNAS認可實驗室和德國GL認證實驗室以及7個省級科研平臺,是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頗值一提的是,2018年12月,巨石集團榮獲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這也是我國玻纖行業第一次獲此殊榮。

  為全球復合材料發展提供“巨石方案”

目前巨石中高端玻纖產品比例已經達到80%以上。中國巨石投資近100億元建造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亦是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搶占智能制造賽道的戰略舉措。

龍頭地位、規模優勢、技術進步、成本管控等要素,構筑了中國巨石的核心競爭力。目前,中國巨石的玻纖產能達180萬噸,占全球玻纖市場22%的份額。巨石玻纖產品的毛利率長年穩定在45%以上,高出同行約10個百分點。

不過,由于全球玻纖產能擴張、宏觀經濟增速趨緩等因素,中國巨石2018年度的業績增幅有所回落,同比增幅約為10%。中國巨石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短期內產能集中擴張的影響,加劇了巨石產品在部分領域特別是在電子布領域的競爭,疊加宏觀環境的影響,導致公司產品均價出現下降。“但從長期的趨勢來看,玻纖產品價格的走低,將更有利于行業落后、低效產能的出清,有利于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會為巨石這樣的龍頭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空間和機會。”

美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發布的《全球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市場趨勢預測和機會分析》報告指出,未來5年內,汽車固件、建筑裝飾、安全防護、航空航天、液體過濾將成為玻纖復材發展的5大重點領域,其市場份額將占到玻纖復材總量的80%,且產品將呈現整體高端化發展趨勢。報告同時指出,全球玻纖復合材料市場總消費水平預計將以8.5%的年增長率強勁增長,市場份額預計在2022年將達到1080億美元。

圍繞高端化路線,中國巨石正穩步行進。據介紹,目前巨石中高端玻纖產品比例已經達到80%以上,主要應用范圍包括風電、汽車輕量化、航空航天、特高壓輸電、高鐵、船舶、油氣遠距離輸送、建材、電子電器等領域。

中國巨石投資近100億元建造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亦是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搶占智能制造賽道的戰略舉措。“無論是從玻纖的市場空間,還是從巨石的生產技術、成本管控能力及其他經濟指標看,都到了需要上智能制造的時候!”張毓強說。

“從智能制造基地首線的運行情況來看,各項指標都創造了公司生產史上最好。”4月22日,中國巨石智能制造基地首線年產15萬噸生產線負責人顧建定說。

張毓強表示,“未來,巨石要讓整個生產更科學,布局更合理,操作更簡單,運行更安全,統計數字更精確,管理更有效,方方面面體現在智能上,從而實現不僅效率高,而且成本低;不僅是自己要做好,更重要的是要做成一個行業的樣板,做成一個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的典范。”張毓強說,巨石要在復合材料和智能制造領域勇當國家名片,為中國智造代言。

國際化,也是中國巨石書寫“中國故事”的重要篇章。近年,中國巨石相繼在埃及、美國、印度建設玻纖生產基地,分享“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未來,中國巨石將繼續實施產銷全球化戰略,通過“先建市場、后建工廠”,以主業帶副業,以專業帶多元,實施全球營銷網絡和產業布局,支撐“以內供內、以外供外”并重的跨國經營模式,實現國內基地互補、海外基地互動、“三地五洲”互濟的全球產銷格局,為全球復合材料發展提供“巨石方案”。

中國巨石的愿景是,到2022年末,公司將繼續保持粗紗規模全球第一,實現細紗規模全球第一,實現技術與裝備技術持續全球領先,企業競爭力全面增強,行業領導地位全面鞏固,民族工業地位全面體現,最終實現由大到強大的轉變,由強大到偉大的跨越。

  從數字看巨石

1、巨石一天生產的粗紗可繞地球202圈,生產的細紗可繞地球110圈。

2、截至2018年底,中國巨石總資產超300億元,年均增長18.08%;玻纖產能規模居世界第一,年均增長21.98%。

3、目前,中國巨石的玻纖產能達180萬噸,占全球玻纖市場22%的份額。巨石玻纖產品的毛利率長年穩定在45%以上,高出同行約10個百分點。

4、2018年報顯示,公司研發投入2.89億元,同比增加14.27%;研發人員有1200多名,占總員工數的11%以上。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