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本經濟制度體系中的重要制度。構建、健全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對于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以及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壹】 探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改革實踐表明,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是以國企改革為先導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提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明確現代企業制度“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十六字內涵和特征。
1995年,國務院選定了10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以國家與企業在權利分配關系上的調整為核心。1998年,三年試點期結束,國有企業傳統管理體制正被打破,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管理體制框架初步形成,以公司制為主要形式的制度創新效應逐步顯現。試點工作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
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再次明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并提出到20世紀末,絕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目標。1999年9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國有企業要“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御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在試點實踐基礎上,我國開始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貳
【貳】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將現代企業制度賦以“中國特色”,是國有企業改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理念更新與創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企黨建新理念的發展。2016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企黨建會重要講話中,對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作出重大部署,創造性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重大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是習近平總書記基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立足我國基本國情,作出的極具思想性、原創性、戰略性的科學論斷和重大部署。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汲取了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涵,將黨的領導有機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制度體系更加穩健,治理結構更加有效制衡,監督手段更加多元,在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牽引性的關鍵作用。
經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已經成熟、定型,市場化經營機制取得大范圍深層次突破。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廣更深落實落細,推動國有企業治理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將制度優勢更好轉化成為治理效能,成功探索形成了國有企業治理的中國方案。隨著國企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入和改革目標的持續高企,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實踐內涵愈加豐富,體系重要性愈加提升。
叁
【叁】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發展方向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并對國資國企工作作出了“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等部署安排。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今后我們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補短板強弱項,提升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實現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2023年6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推動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長效化”的新目標,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長效化”將成為重點。2023年10月,國資委黨委發布《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對上述目標提出了具體任務和要求:
著力打造發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經營機制新、布局結構新的現代新國企
在鞏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成效的基礎上,乘勢而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國有企業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
1
圍繞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大市場化整合重組力度
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化為手段,突出主業、聚焦實業,更加注重做強和做專,推進國有企業整合重組、有序進退、提質增效,從整體上增強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完善主責主業動態管理制度,引導企業做強主業,堅決遏制部分國有企業盲目多元化、“鋪攤子”傾向。加快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醫療健康、檢驗檢測等關鍵領域整合重組,加大新能源、礦產資源、主干管網、港口碼頭等領域專業化整合力度,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2
圍繞提升活力效率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運營機制
活力和效率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問題。要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分層分類動態優化黨委(黨組)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完善“三重一大”決策機制,配齊建強董事會,加強外部董事隊伍建設,提升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水平。更廣更深落實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新型經營責任制,健全更加精準靈活、規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各級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3
圍繞完善監管服務深化改革,進一步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
國有企業改革要先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一條不做好,國有企業其他改革難以取得預期成效。要堅持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深化分類改革,推動分類考核與企業功能使命更加精準適應,國資監管與公司治理更好銜接,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更加完善。深化分類考核、分類核算,完善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指引,優化考核辦法,在中央企業實行“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的考核。健全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出資人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巡視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社會監督等各類監督貫通協同機制,強化企業內部監督。完善權責清單管理,動態優化授權事項,構建上下貫通、實時在線的數字化智能化監管體系,提升國資監管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
在深化改革中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
1
完善黨領導國有企業的制度機制
黨的領導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要堅持和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增強國有企業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企業各層級全面落實、一貫到底。堅持和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經營業績考核、領導干部綜合評價同步實施、有效聯動。完善不同層級和類型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的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
2
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隊伍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要按照“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要求,堅持既從嚴管理又關心愛護,建立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梯度培養機制,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完善考核評價體系,促進“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建立完善新時代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干事創業的有效機制,推動其當好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
3
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全面從嚴治黨,國有企業沒有特殊、沒有例外。要切實增強管黨治黨意識,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抓住“關鍵少數”以上率下,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加強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堅決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和崗位的腐敗,持續開展靠企吃企專項整治,加大跨國(境)腐敗治理力度,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END
本文根據《經濟縱橫》、《求是》等網絡資料整理,本網站僅做分享。